美国佛罗里达州上空出现一团奥秘白光:由火箭发射形成
奥秘白光擦过佛州上空
不少民众举机拍下
有指白光前端的小点,就是当日发射的火箭。
上周三,美国佛罗里达州上空出现一团奥秘白光,吸引大量民众举机拍摄。该团奥秘白光一边呈椭圆形,另一边则似尖尖的尾巴,白光继续了10秒左右隐没,不少民众都啧啧称奇。
不少目击者都以为奥秘白光是UFO,但有网民笑言,奥秘白光就像精子在地面熄灭。不过,有报道则指出,奥秘白光是由当日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的阿特拉斯五号火箭形成,又指火箭就是奥秘白光的前端的小点。
为什么导弹发射失败会引发大气奇观
是媒体把毫无联系的两件事扯到一起。媒体就喜欢捕风捉影。 1 “布拉瓦”导弹发生故障的是第三级,此时导弹已经飞出大气层,即使用天文望远镜也不一定看得到。地面是看不到的。 2 还有,导弹有姿态自毁系统,当导弹失控时会启动自爆,不可能飞出螺旋。 3 有人说是火箭残骸。火箭残骸落入大气层和流星一样会很快烧完,不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即使能落到地面也是抛物线。
国际空间站在夜里发光的原理是什么
太阳光反射
百慕大三角洲之谜
百慕大三角洲 北纬30度附近,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部海面,古巴正东部海区的百慕大三角洲,它是大西洋中令人毛骨悚然的魔鬼三角洲。常有过往的船只和飞机在这里神秘失踪,人员尸骨无存。对这些神秘的现象,有人认为是海底强磁场所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存在于海底的外星人基地在作怪,还有人提出时空隧道假说,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许多解释,使百慕大三角洲越发神秘。 到目前为止,对“百慕大魔鬼三角”的解释可归纳为如下几类:一类认为,这些失踪是由于超自然的原因造成的,联想到是否是外星人的飞碟在作怪。第二类则认为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如地磁异常、洋底空洞、甚至还有人提出泡沫说、晴空湍流说、水桥说、黑洞说等等,用一些奇异自然现象来解释“百慕在魔鬼三角”。最近,英国地质学家,利兹大学的克雷奈尔教授提出了新观点,他认为:造成百慕大海域经常出现沉船或坠机事件的元凶是海底产生的巨大沼气泡。在百慕大海底地层下面发现了一种由冰冻的水和沼气混合而成的结晶体。当海底发生猛烈的地震活动时被埋在地下的块状晶体被翻了出来,因外界压力减轻,便会迅速气化。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使海水密度降低,失去原来所具有浮力。恰逢此时经过这里的船只,就会像石头一样沉入海底。如果此时正好有飞机经过,当沼气遇到灼热的飞机发动机,无疑会立即燃烧爆炸,荡然无存。与此相反,有些人认为这些奇特的失踪现象彼此间并无联系,因而也就否定百慕在魔鬼三角的存在。百慕大这层神秘的面纱是否已经揭开,沿待后人的研究验证。 北纬30度附近,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东部海面,古巴正东部海区的百慕大三角洲,它是大西洋中令人毛骨悚然的魔鬼三角洲。常有过往的船只和飞机在这里神秘失踪,人员尸骨无存。对这些神秘的现象,有人认为是海底强磁场所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存在于海底的外星人基地在作怪,还有人提出时空隧道假说,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许多解释,使百慕大三角洲越发神秘。 最近,有科学家从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引发灾害的角度对这一难解之迷,作出了比较令人信服的的解释。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gashadrate),又叫可燃冰,是产出于海底沉积物中似冰状的物质,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甲烷,占99%,其余的是水和少量杂质。它是甲烷与水在高压和低温的状态下形成的化合物。知道沼气产生原理的读者都有很清楚,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微生物在缺氧的情况下,对有机物进行发酵、分解而产生的。同样,海洋底部有很厚的沉积物层,微生物产生的甲烷因为海水高压抑制的缘故,未能及时释放出去,因而与水结合形成天然气水合物。顺便指出,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碳储量(能源的一种换算方法)是全球石油与天然气碳储量的两倍。如果能开发利用,那将是人类莫大的福音。 那么天然气水合物与百慕大三角海域之迷有什么联系呢?天然气水合物这种物质在水底很不稳定,稍有扰动,就会释放出甲烷气体。如果大规模的释放,就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例如海啸。百慕大三角海域下面是一个海沟区,该处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存在,而且不定期释放。可以想象一下当海底突然涌上大量的甲烷气体,将会产生怎样的状况?气流的上升必然使平静的海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惊涛巨浪。过往的船只往往在这一瞬间被掀翻,沉入海底。由于太突然,往往来不及发出求救信号,便船没人亡了。我们知道,甲烷是易燃的气体,当它混入到空气中,因为不纯,有一丝星点火花,就易发生爆炸。过往的飞机,其发动机产生火花,导致甲烷气体发生爆炸,刹那间机毁人亡。这一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的,所以往往造成一种神秘失踪的现象。 需要补充的是,百慕大三角海域下存在强磁场,是经科学家证实了的,它可以解释过往的船只或飞机上仪器为什么会突然失灵。 最近,有科学家从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引发灾害的角度对这一难解之迷,作出了比较令人信服的的解释。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naturalgashadrate),又叫可燃冰,是产出于海底沉积物中似冰状的物质,其化学成分主要是甲烷,占99%,其余的是水和少量杂质。它是甲烷与水在高压和低温的状态下形成的化合物。知道沼气产生原理的读者都有很清楚,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微生物在缺氧的情况下,对有机物进行发酵、分解而产生的。同样,海洋底部有很厚的沉积物层,微生物产生的甲烷因为海水高压抑制的缘故,未能及时释放出去,因而与水结合形成天然气水合物。顺便指出,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碳储量(能源的一种换算方法)是全球石油与天然气碳储量的两倍。如果能开发利用,那将是人类莫大的福音。 那么天然气水合物与百慕大三角海域之迷有什么联系呢?天然气水合物这种物质在水底很不稳定,稍有扰动,就会释放出甲烷气体。如果大规模的释放,就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例如海啸。百慕大三角海域下面是一个海沟区,该处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存在,而且不定期释放。可以想象一下当海底突然涌上大量的甲烷气体,将会产生怎样的状况?气流的上升必然使平静的海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惊涛巨浪。过往的船只往往在这一瞬间被掀翻,沉入海底。由于太突然,往往来不及发出求救信号,便船没人亡了。我们知道,甲烷是易燃的气体,当它混入到空气中,因为不纯,有一丝星点火花,就易发生爆炸。过往的飞机,其发动机产生火花,导致甲烷气体发生爆炸,刹那间机毁人亡。这一都是在一瞬间发生的,所以往往造成一种神秘失踪的现象。 需要补充的是,百慕大三角海域下存在强磁场,是经科学家证实了的,它可以解释过往的船只或飞机上仪器为什么会突然失灵
极光是怎么形成的?
人们知道极光至少己有2000年了,因此极光一直是许多神话的主题。在中世纪早期,不少人相信,极光是骑马奔驰越过天空的勇士。在北极地区,纽因特人认为,极光是神灵为最近死去的人照亮归天之路而创造出来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极光的奥秘也越来越为我们所知,原来,这美丽的景色是太阳与大气层合作表演出来的作品。 产生极光的原因是来自大气外的高能粒子(电子和质子)撞击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的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常发生在地球磁极周围区域。现在所知,作为太阳风的一部分荷电粒子在到达地球附近时,被地球磁场俘获,并使其朝向磁极下落。它们与氧和氮的原子碰撞,击走电子,使之成为激发态的离子,这些离子发射不同波长的辐射,产生出红、绿或蓝等色的极光特征色彩。在太阳活动盛期,极光有时会延伸到中纬度地带,例如,在美国,南到北纬40度处还曾见过北极光。极光有发光的帷幕状、弧状、带状和射线状等多种形状。发光均匀的弧状极光是最稳定的外形,有时能存留几个小时而看不出明显变化。然而,大多数其他形状的极光通常总是呈现出快速的变化。弧状的和折叠状的极光的下边缘轮廓通常都比上端更明显。极光最后都朝地极方向退去,辉光射线逐渐消失在弥漫的白光天区。造成极光动态变化的机制尚示完全明了。 在太阳创造的诸如光和热等形式的能量中,有一种能量被称为“太阳风”。这是一束可以覆盖地球的强大的带电亚原子颗粒流,该太阳风在地球上空环绕地球流动,以大约每秒40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磁场,磁场使该颗粒流偏向地磁极,从而导致带电颗粒与地球上层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极光。在南极地区形成的叫南极光。在北极地区同样可看到这一现象,一般称之为北极光。 大多数极光出现在地球上空90~130千米处。但有些极光要高得多。1959年,一次北极光所测得的高度是160千米,宽度超过4800千米。在地平线上的城市灯光和高层建筑可能会妨碍我们看极光,所以最佳的极光景象要在乡间空旷地区才能观察得到。在加拿大的丘吉尔城,一年在有300个夜晚能见到极光;而在佛罗里达州,一年平均只能见到4次左右。我国最北端的漠河,也是观看极光的好地方。 18世纪中叶,瑞典一家地球物理观象台的科学家发现,当该台观测到极光的时候,地面上的罗盘的指针会出现不规则的方向变化,变化范围有1度之多。与此同时,伦敦的地磁台也记录到类似的这种现象。由此他们认为,极光的出现与地磁场的变化有关。原来,极光是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太阳风是太阳喷射出的带电粒子,当它吹到地球上空时,会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地球磁场形如漏斗,尖端对着地球的南北两个磁极,因此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沿着地磁场这个“漏斗”沉降,进入地球的两极地区。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高层大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不同元素的气体受轰击后所发出光的前面色不一样。例如氧被激后发出绿光和红光,氮被激后发出紫色的光,氩被激后发出蓝色的光,因而极光就显得绚丽多彩,变幻无穷。 科学家已经了解到,地球磁场并不是对称的。在太阳风的吹动下,它已经变成某种“流线型”。就是说朝向太阳一面的磁力线被大大压缩,相反方向却拉出一条长长的、形似彗尾的地球磁尾。磁尾的长度至少有1000个地球半径长。由于与日地空间行星际磁场的偶合作用,变形的地球磁场的两极外各形成一个狭窄的、磁场强度很弱的极尖区。因为等离子体具“冻结”磁力线特性,所以太阳风粒子不能穿越地球磁场,而只能通过极尖区进入地球磁尾。当太阳活动发生剧烈变化时(如耀斑爆发),常引起地球磁层亚暴。于是这些带电粒子被加速,并沿磁力线运动从极区向地球注入,这些带电粒子撞击高层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和原子,使后者被激发—退激而发光。不同的分子,原子发生不同颜色的光,这些单色光混合在一起,就形成多姿多彩的极光。 事实上,人们看到的极光,主要是带电粒子流中的电子造成的。而且,极光的颜色和强度也取决于沉降粒子的能量和数量。用一个形象比喻,可以说极光活动就像磁层活动的实况电视画面。沉降粒子为电视机的电子束,地球大气为电视屏幕。地球磁场为电子束导向磁场。科学家从这个天然大电视中得到磁层以及日地空间电磁活动的大量信息。例如,通过极光光谱分析可以了解沉降粒子束来源、粒子种类、能量大小、地球磁尾的结构、地球磁场与行星磁场的相互作用,以及太阳扰乱对地球的影响方式与程度等。 极光的形成与太阳活动息息相关。逢到太阳活动极大年,可以看到比平常年更为壮观的极光景象。在许多以往看不到极光的纬度较低的地区,也能有幸看到极光。2000年4月6日晚,在欧洲和美洲大陆的北部,出现了极光景象。在地球北半球一般看不到极光的地区,甚至在美国南部的佛罗里达州和德国的中部及南部广大地区也出现了极光。当夜,红、蓝、绿相间的光线布满夜空中,场面极为壮观。
百慕大三角洲之谜~?
慕大群岛是大西洋上著名的旅游胜地,然而它却跟一个恐怖的名字――“百慕大魔鬼三角”联系在了一起。这里真是一个充满魔力的海域?它的神秘又由何而来呢?有关“百慕大三角”的神秘传说经过无数文章、书籍的渲染,越传越神,不仅家喻户晓,甚至连某些专业人士也信以为真。
其实在地理学上并不存在“百慕大三角”这样一种划分,是神秘现象的鼓吹者将百慕大群岛、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和波多黎各的圣胡安这三个地方硬划了三条连线,组成的一个三角形。有人声称在这一海域曾多次发生过莫名其妙的航船和飞机失踪事件,并赋予其“魔鬼三角”的称号。
全世界的科学家似乎都不允许百慕大三角的谜继续存在下去。他们运佣自己已知的各种知识,去解释发生在百慕大三角的种种怪事。
在各种解释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下面的这几种:
(l)磁场说。在百慕大三角出现的各种奇异事件中,罗盘失灵是最常发生的。这使人把它和地磁异常联系在一起。人们还注意到在百慕大三角海域失事的时间多在阴历月初和月中,这是月球对地球潮汐作用最强的时候。
地球的磁场有两个磁极,即地磁南极和地磁北极。但它们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变化中。地磁异常容易造成罗盘失误而使机船迷航。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百慕大三角海域的海底有巨大的磁场,它能造成罗盘和仪表失灵。
1943年,一位名叫袭萨的博士曾在美国海军配合下,做过一次有趣的试验。他们在百慕大三角区架起两台磁力发生机,输以十几倍的磁力,看会出现什么情况。试验一开始,怪事就出现了。船体周围立刻涌起绿色的烟雾,船和人都消失了。试验结束后,船上的人都受到了某种刺激,有些人经治疗恢复正常,有的人却因此而神经失常。事后,袭萨博士却莫名其妙地自杀了。临死前,他说试验出现的情况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关。他没有留下任何论述,以致连试验的本身也成了一个谜。
(2)黑洞说。黑洞是指天体中那些晚期恒星所具有的高磁场超密度的聚吸现象。它虽看不见,却能吞噬一切物质。不少学者指出,出现在百慕大三角区机船不留痕迹的失踪事件,颇似宇宙黑洞的现象,舍此便难以解释它何以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3)次声说。声音产生于物体的振荡。人所能听到的声音之所以有低浑、尖脆之分,这是由于物体不同的振荡频率所致。频率低于20次/秒的声音是人的耳朵听不见的次声。欢声虽听不见,却有极强的破坏力。
百慕大海域地形的复杂性,加剧了次声的产生及其强度。波多黎各海岸附近的海底火山爆发、海浪和海温的波动与变化都是产生次声的原因。
(4)水桥说。据认为百慕大三角区的海底有一般不同于海面潮水涌动流向的潜流。因为,有人在太平洋东南部的圣大杜岛沿海,发现了在百慕大失踪船只的残骸。当然只有这股潜流才能把这船的残骸推到圣大杜岛来;当上下两股潮流发生冲突时,就是海难产生的时候。而海难发生之后,那些船的残骸又被那股潜流拖到远处,这就是为什么在失事现场找不到失事船只的原因了。
(5)晴空湍流说。晴空湍流是一种极特殊的风。这种风产生于高空,当风速达到一定强度时,便会产生风向的角度改变的现象。这种突如其来的风速方向改变,常常又伴随着次声的出现,这又称”气穴”。航行的飞机碰上它便会激烈震颤。当然严重的时候,飞机就会被它撕得粉碎。
可惜,这些仅仅是假说而已,而且,每一种假说只能解释某种现象,而无法彻底解开百幕大之谜。何况,除了飞机和船只无端失踪之外,百慕大海底和海面还有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怪事呢!
六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课文
展开全部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 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说是近邻,它却在离地球和人类38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不息,永远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终于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块新的里程碑。 这一年的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发射架上,“土星5号”火箭像巨人一样昂首挺立着,尖端直指蓝天,高达一百多米。它将推动“阿波罗 11号”飞船进入太空。地面服务人员已经为它的三级燃料罐加满了燃料,第一级火箭中加进了煤油,第二级和第三级中加进了液氧液氢。 飞船的指令长阿姆斯特朗、指令舱驾驶员科林斯和登月舱驾驶员奥尔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饭,穿上了宇航服。一个伟大的时刻来到了,他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他们同前来送行的人们—一道别。这将是人类进行的距离最遥远的一次旅行。他们健步来到发射架下,乘上电梯,来到指令舱前,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地勤人员对火箭作了极为仔细的检查,证明一切正常。指挥中心发出点火指令后,计算机开始自动工作。自动点火装置点燃了点火器,“土星5号”开始发出隆隆的声音,大地剧烈地震动起来,火箭缓缓上升,不断加速。三位宇航员躺在舱内,观察着各种仪表的读数。此时,他们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量力。发射后2分42秒,第一级火箭自动脱落,火箭继续上升。当达到182公里高度时,第二级火箭自动脱落,速度达到每秒68公里。离地9分5秒,第三级火箭发动机启动工作,飞船在预定的时间、预定的高度进入预定的轨道。此时,“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里,速度每秒7.67公里。 飞船进入预定的轨道后,先绕着地球飞行,以观测它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飞行。根据飞行状况的测定,休斯敦地面指挥中心发出了向月球进军的指令。于是,第三级火箭再次发动,使速度达到每秒10.5公里,进入登月轨道,向着月球奔去。 三名宇航员在舱内吃了晚饭,在发射后13小时30分开始平静地进入梦乡。地面站停止对他们发出指令,以免干扰他们的好梦。他们必须好好休息,因为要成功地进行登月飞行,没有良好的体力和精力是不行的。 飞船像一叶孤舟在太空中缓缓地飞行。它飞过了月亮和地球距离的中间点,在19日晚上8点33分,又飞过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点。这个引力的静止点在离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这一距离上引力平衡。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叫。三个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作减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可以手工操纵。还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它自动作了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月亮的轨道上飞行,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不断地在椭圆形轨道上逐步下降。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 21日上午 11点 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 11点 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月面上到处是细小的颗粒,有点像地球的海滩。紧接着,奥尔德林也来到了月面。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这一时刻的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的任务很多,但是供给他们呼吸的氧气却很有限,只够使用四个小时。因此,每分每秒都得抓紧。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树立在月球上。纪念碑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 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 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后,奥尔德林从登月舱中取出电视摄像机,安装在月球的表面;他们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激光仪;安装了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的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接通了电话,进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间的第一次通话。总统热情地祝贺他们登月成功。 三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他们的氧气袋中只剩下一个小时的氧气。休斯敦地面中心命令他们停止作业,从月球返回登月舱内。他们小心翼翼地登上登月舱,脱掉登月服,换上船内航天服,美美地吃了顿中饭,甜甜地睡了七八个小时。 1969年7月22日0点15分,休斯敦地面中心唤醒了飞船上的科林斯和登月舱上的两名宇航员,命令登月舱升到一定的绕月轨道,与“阿波罗 11号”飞船对接。登月舱发动机起动了,它不断地上升,不断地加速,进入了预定轨道。22日上午6点35分,它与在空中等候的“阿波罗 11号”飞船对接成功。三位宇航员在月亮上空会合了,他们激动地在狭窄的指令舱中紧紧地握手。登月舱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将它带回地球,是不合算的。于是,它被甩向太空。 飞船开始向遥远的地球飞去。 25日凌晨 1点 35分 8秒,它以合适的角度进入地球大气层。下降到4000米高度的时候,三个大型降落伞在空中张开,“阿波罗 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这次伟大的探险来回共经过76万公里,历时195个小时,三位宇航员共同完成了一次到另一个星球的探险。登月归来后不久,即1969年9月16日,三位宇航员到美国国会大厦,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了演说,畅谈登月的感受。 阿姆斯特朗谈到了登月的意义。他评论他们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的“一小步”:“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外链关键词: 性感丝袜诱惑 新人体模特 美女杀手摧花狂 周秀娜写真 优优人体艺 女模特写真 烟熏妆美女 人体写真图片本文地址: https://www.q16k.com/article/b03fb2ff17593adabb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