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育孩子的禁忌 不能这么干
过早进行知识传授,忽视孩子自身感受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过早的对孩子进行高难度的知识教学;还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自满”,而设置了过高的学习目标。但是,孩子尽了力却总也达不到,每次尝试都失败,孩子就会感觉很受挫,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越来越糟糕。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里,他很少得到“赢”的感觉,最终,他可能就会变成一个看起来笨头笨脑又畏手畏脚的孩子。
每一餐都让孩子吃太饱
不少家长在孩子吃过饭后,不断往孩子嘴里塞饭,要多吃点、再吃点,恐怕孩子少吃会饿着。殊不知,吃的太饱,人懒惰、不运动,脑细胞不活跃、懒于思考,有昏昏欲睡之感。民间有说法“吃太饱、撑笨心”的说法,是有道理的。
研究证明:长期吃太饱,会出现脑细胞早衰和智力下降、致脑动脉硬化、越来越笨,所以吃太饱,未必是好事。早餐质量与智力发展,关系密切,早餐不但要吃,而且要吃好。
精神上的不尊重
精神上的不尊重,是对孩子成长影响最大、最深远的。这种不尊重集中体现在家长的"包办代替"上,其实,家长的这种代替,实则是一种限制,对孩子行为的束缚,对孩子思想的禁锢。
不准做这,不能干那,一切都要服从于家长的安排,从上辅导班到选择兴趣班,从上学到报志愿,从找工作到选对象,都要有家长操控,如果不听从安排,就会被定性为"大逆不道"(yiQIg.cN)。
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不遵守生命的成长规律,对孩子实施高压政策,拔苗助长,让孩子从精神上承受着极大的压力。有人把今天的儿童称为"缩略童年"的一代,没有童年的孩子,他的精神世界也一定是一片空白。
对孩子用武力或语言暴力
有的父母,一遇到事就大声责问、甚至动手打孩子,孩子怯于家长愤怒、扭曲的面孔和暴力言语的权威,只能选择沉默。时间长了,会形成内向、封闭、少言寡语性格。
家长打骂孩子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问题的,打骂只会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更大的伤害。孩子被打,情绪上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导致神经系统出问题。
行为上的不尊重
打孩子,就好比家长施予孩子爱一样,被认为是正常的事,特别是在错误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很多父母把打孩子当作了天经地义,当作是家长的权利。
"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这些看似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今天来看实则是可悲至极,这种错误的方式,不仅仅伤害了孩子的身体,给孩子身体上带来伤痛,更重要的是伤害了孩子的心理,让孩子在心灵上留下阴影、留下创伤,身体上的伤疤,经过一段时间会融合,但是,心理上的伤痛时间越久伤害也会越大,孩子会慢慢的把这份伤痛转化成一种恨,从而影响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更多优质资源请微信扫码访问:盘姬资源网小程序
本文地址: https://www.q16k.com/article/df2af91d2913c26179eb.html